說是辯論也好說是研究也好,在那個設計與藝術還是很曖昧的年代下
不可避免的就是會開始思考設計與藝術的關係
現在雖然徑渭分明,也讓在經歷過這樣過程的我們了解到自身思考的過程
webdesignerdepot 一開始便說到有些設計師會覺得自己是藝術家,但卻極少數的藝術家會覺得自己是設計師。這讓我想到,當初會想念廣告設計也是因為愛畫畫才會去念的(一樣的請say yes),那時候對於藝術系的替代方案,就是廣告設計或其他"可以畫畫"的科系,後來,長輩就會慢慢的把你定位成"很會畫畫"or"很會拍照"??姑且不論時代的背景與現在教育的發展,設計與藝術還是有時候會搞混的。
webdesignerdepot做了五張桌布來聊聊藝術與設計的不同,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好藝術是一種啟示‧好設計是一種激勵
Good Art Inspires. Good Design Motivates.
通常情況下,一件藝術作品創作的開始,都是虛無的,有的可能僅僅是一副空白畫布。 一件藝術作品,源於創作者發自內心深處的一個觀點、一個感覺或一個思考片段。
他們創造藝術是為了分享他們的感覺,讓欣賞者去發散,從中悟到點什麼,抑或得到一些這樣那樣的啟發。
當今最最知名(或者說成功)的藝術作品,無一例外的,都在藝術家和觀眾之間建立了強大的情感紐帶。 相反的,當設計師決定了去設計一個新的東西,他們通常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出發點,可能是一個消息、一個圖像、一個想法或一個行動。設計師的工作並不是去發明什麼新的事物,而是帶著目標將已經存在的東西很好的聯繫起來,傳達設計的目的。 這個目的通常是引導或者說觸動用戶去做點什麼:購買商品、使用服務、訪問一個地址或者了解信息。最成功的設計,應該是那些能夠最有效的傳達信息和激髮用戶去完成某個任務的設計。
好藝術能夠詮釋‧好設計讓人理解認同
Good Art Is Interpreted. Good Design Is Understood.
藝術和設計的另一個差異在於:他們各自的受眾是如何看待、消化傳遞出來的信息的。 當一名藝術家表達了一個觀點或者一絲情感時,你不能說他們的含義是單一的。
藝術作品通過不同的方式、點面與人產生共鳴,就如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多年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被無數次的詮釋和討論著。
科學家說,這是你的周邊視覺給你造成的一種錯覺;浪漫主義者說,她,正沉浸在愛河中;無神論者說,沒有任何理由。他們說的都沒錯。設計,則是恰恰相反的。
很多人會說:如果一個設計能夠被詮釋、解釋的話,從本質上就是失敗的。
設計的根本目的就是去傳達一個信息,然後幫助用戶去完成某樣事情。
如果你的設計傳達的信息比你預期的還要多,而用戶或者說瀏覽者做的事情是基於其他含義的,那就說明你連需求都沒有明確。能夠讓用戶、瀏覽者領會設計師所表達的確切信息的設計,才是一個好的設計。
好藝術是種品味(實驗)‧好設計是觀點(看法)
Good Art Is a Taste. Good Design Is an Opinion.
以一個有遠見的現代藝術推崇者看來,入圍1999年Turner Prize 的Tracey Emin 的作品《My Bed》,表達的可能就是這樣一種藝術高度。
當然,在傳統藝術追隨者眼中,那更像是一種對主流的侮辱。 這又回到了我們關於詮釋的觀點,但相對於從某件作品獲取的信息,品味—更多的是與人們的特定喜好有關。
設計師做設計時,會多少從自己的品味出發,但好壞設計的不同點在何處,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合你口味的設計仍然可能是一個成功的設計。 如果它能達成預期目標、讓人理解,並能幫助人們去完成一些事情,那麼主觀上好與壞都不是問題了。
我們可以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但更希望你已經理解其中蘊含的基本原則。
好的藝術創作是種天賦‧好的設計作品是技巧呈現
Good Art Is a Talent. Good Design Is a Skill.
怎麼看待創作者的能力呢?
很多時候,藝術家有著與生俱來的能力。 當然,從他們年幼開始,就在不斷的通過素描、繪畫、雕刻和實戰來提高他們的能力。
但藝術家的真正價值在於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
這裡有一句拗口的話:出眾的藝術家一定具有創作技巧和經驗,而反過來,則不其然。
設計工作,確實是一種可以通過教學而掌握的技能。
你不必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或者一個偉大的設計師,你需要的僅僅是達成這個設計工作的原始目標。
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設計師們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們追求極致簡約的風格。 他們不會使用過多的顏色或者質感,他們更專注於字體和模塊的大小、定位以及留白,而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學習掌握,與天賦無關。
好藝術傳遞不同的訊息給每個人,好設計則傳遞相同的訊息(共鳴‧情緒‧或使用經驗)
Good Art Sends a Different Message to Everyone. Good Design Sends the Same Message to Everyone.
藝術創作不會因人的評斷或喜好而做,藝術家能夠提供的是更深層的自我追尋,所以他的藝術品是某一種精神狀態的外化,但是那樣的精神是不見得能夠獲得同樣的認同,他只是表達他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樣的經歷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這個確實是關乎“理解”和“詮釋”的另一個觀點。 但如果希望從本文收穫些什麼,那麼我希望你能記住這一句。許多設計師自認為自己是藝術家,因為他們創作了一些具有視覺吸引力的、引以為豪的讓人掛起來欣賞的作品。
但如果一件視覺作品是為了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或者表達某個特殊的信息時,無論它是多麼漂亮,都不能算是藝術作品。 因為它只是一種互動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傳遞信息的窗口。
很少有藝術家稱自己為設計師,因為他們似乎更能參悟其中的差異。 藝術家不會為了賣或者推銷自己的作品而創作。 他們創作藝術作品更多是一種內在性靈的流露,所以它們能夠被欣賞。 而對於傳達的信息,與其說是一個實在的東西,不如說是一種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